请输入作者, 诗词名称或诗词中的一段

孙应时 的搜索结果

上史魏公寿三首

中兴大业要规模,公有初言久未孚。
已喜乾坤深估德,况逢岁月正叠弧。
明时礼数尊三事,大老精神压万夫。
军国平章天下望,鹰扬年德正相符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上史魏公寿三首

中书考已敌汾阳,神气清明骨更强。
客倒壶觞弄风月,酒阑灯火事文章。
传家正有书千卷,积庆真成笏一床。
看取西湖共长久,年年菊会答秋光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邵武李公晦方子佳士也以其祖澹轩先生吕之行

海内非无士,南中更有公。
一门严礼范,十世笃儒风。
不遇心何愧,虽亡道未穷。
芝兰今鼎盛,天必报阴功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胜果僧舍与叶养源论武侯出处作数韵

隆中躬耕归,抱膝咏梁父。
谁称此卧龙,名字震东土。
平生惟老庞,忘言各心许。
相从亦何为,誓不入州府。
敲门刘豫州,见我欲安语。
三来信勤恳,定非曹袁侣。
社稷高帝...

作者: 孙应时

师守之官枉驾过龙鹄省先公墓而去二诗送之

不向衡门把一杯,山中话别且徘徊。
岚侵征帽晨疑雨,叶拥寒炉夜拨灰。
路入西诈空马策,诗寻东阁正官第。
感君得得同来意,回首行台檄屡催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师守之官枉驾过龙鹄省先公墓而去二诗送之

远道勤君屐齿迂,寄声从此问何发,
归鸿不与斜阳尽,离恨还将落叶书。
吏横要须先缚虎,民劳切记莫惊鱼。
扶藜目送双旌发,愁绝谁怜涧上居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十七夜如山庵

一雨秋能好,连宵月迥明。
百年今夕话,万里去年情。
水满天相荡,山空人独行。
蝉声发奇思,携酒未须倾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十一月二十六日南至天色佳甚

天心应喜一阳来,万里寒阴晓自开。
消息早传从嶰竹,发生先合到江梅。
遥瞻双阙吴云瑞,正想三宫舞寿杯。
草森微情共时节。思亲南望独徘徊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十一月二十六夜梦与范石湖各赋梅花六言觉仅

小斋遥夜孤坐,何处香来可人。
起看一窗寒月,更怜瘦影相亲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十一月二十六夜梦与范石湖各赋梅花六言觉仅

江路月斜霜重,野桥风峭波寒。
知负天公何事,十他冷淡相看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石龟古梅

妙绝人间独此逢,石龟峰下野桥东。
亭亭玉骨氷肌子,栉栉苍髯绿发翁。
偃蹇生怀千古意,萧疏元是一家风。
何妨少入时人眼,鼎鼐终论第一功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石櫃阁和少陵韵

榴花开正红,杏子熟已赤。
谽谺倚天嶂,戌削出水石。
小驿有幽意,江风满青壁。
悠然一杯酒,劳汝万里客。
长安此北去,古人多遗迹。
萧条干戈后,俛仰关塞迫。
宿师苦餽...

作者: 孙应时

石应之校书招同胡崇礼赵几道几道饮白莲社晚

白莲远公社,不能致渊明。
雷峰峰下庵,乃复浪此名。
野客当暑来,喜甚荷风生。
柳渚睇窈窕,竹房步纡萦。
西轩正虚寂,一镜湖光平。
小饮试谈噱,高吟发幽清。
两士幕府...

作者: 孙应时

石灶

石灶沧潭上,烹茶定几回。
舟人因记得,俗客未经来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石庄临大江望江阴君山怀淮阴违尉用去年送行

日把文书揖上官,恐将心事负儒冠。
尘埃日月忙中度,学问工夫实处难。
莺谷已成经岁别,鹪巢且向一枝安。
绝怜对眼江南北,不得君山并马看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书西溪僧壁

问讯前贤沧海边,遥堤烟草故依然。
谁言筦库功名薄,已活淮民二百年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书西溪僧壁

碧天如水明霞光,雁字横风一一斜。
袖手行吟不知晚,满川霜月浸芦花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书西溪僧壁

悠悠身世客心惊,十宿西溪梦未曾。
笑把新诗留日月,碧纱黄垩听山僧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四明山记游八十韵

平生抱遐尚,抚剑远行游。
迹谢声利牵,心与岩壑谋。
东征泛沧海,南惊逾丹丘。
西登峨峨啸,北望关陇愁。
匡庐挽归辔,名字横九州。
出门宛在眼,欲往辄不酬。
人事具好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别常汉度知县

一廛谁问野人居,三径重迂长者车。
不讶经年忘造请,应怜畏影正逃虚。
举头凫舄双飞去,送目鹏霄万里初。
青琐黄扉对宫烛,相思肯寄一行书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别常汉度知县

一朝倾盖更倾心,颇畏人惊语太深。
乍可陶庐烦送酒,难堪偃室傍鸣琴。
君今此去班群玉,我亦何言吒断金。
啼鴃飞花春又了,萧萧风雨卧山林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别常汉度知县

世缘伤巧亦伤我,万古浮云瞬息过。
唯有平心供日用,妙於养气发天和。
细看局度兼诸老,谁道人才各一科。
卓鲁从来公辅器,攀辕卧辙奈君何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别舜卿少府

官似南昌隐,人传东野诗。
才优解牛刃,笔妙画沙锥。
谈笑千人敌,飞胜万里期。
大门香一炷,他日看杨眉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别舜卿少府

人道琴川上,年来聚德星。
端能几日月,已复散云萍。
老我头先白,期君眼最青。
时能遗佳句,千里慰林坰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别宋金州

安康使君发成都,群公祖送车塞余。
秋风关山二千里,王命不得辞崎岖。
使君世族楚彭城,家今会稽之上虞。
我居咫尺不早识,万里相逢天一隅。
眼中豪杰未易得,使君人物当代无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别惟肖赞府

如椽老笔健文章,枉对槐间雁鹜行。
只共低头了官事,忽惊举手劝离觞。
百年可落尘埃梦,一瓣曾薰知见香。
珍重平生安东法,穷通何地不徜徉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别袁公四诗

几年静镇绝喧嚣,百吏承风服教条。
惠养疲羸深保障,搜延英俊盛旌招。
忧先储粟千仓满,威讋边烽万里消。
已揭成规在藩屏,政须人望神班朝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别袁公四诗

露门劝学首群公,石室还来复古风。
垂世文章崔蔡石,济时勋业管萧中。
持平愿取乘舟势,纳约先看补衮功。
力巩皇图知有道,先生心事与天通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别袁公四诗

绝代风流上骏奔,感公封植到孤根。
云间假宠腾天路,宝画分辉照荜门。
末学有心期卒业,不材无地可酬恩。
从今礼数千官隔,知复何时奉一樽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别袁公四诗

南风一夜涨痕吹,江岫排空送衮衣。
万里直愁知己远,百年长恨此公稀。
眼看蜀柂沙边起,心逐吴云峡外飞。
流水高山有殊遇,此生何地不瞻依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池子文

巾山秋思俯晴江,樽酒怀人惜异邦。
千里谁能携客枕,一灯还此对寒窗,
圣门莫忘心期远,文鼎何妨笑力扛。
去去成名深自警,白云飞处倚门双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德安五休司户

相逢何必早,倾盖已知心。
璞玉常金质,高山流水音。
眼中江汉阔,别后雪云深。
莫作穷途难,功名始自今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高南伯入太学

我昔桥门客,于今喜送君。
天资自金玉,风味更兰薰。
各为亲年重,难忘别意勤。
功名何必问,怒翼正垂云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高南仲之华亭

子向云间去,吾空泽畔吟。
长因句中眼,不忘别时心。
梁大蟠根大,渊泉汲绠深。
丈夫千载事,莫待鬓霜侵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胡婿晋远赴嘉兴酒官

逃暑吾无地,将家子在涂。
随宜简人事,莫久往行都。
最肯加餐否,刚能却酒无。
功名殊未晚,爱惜万金躯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胡婿晋远赴嘉兴酒官

名世非科目,传家岂缙绅。
纷纷一炊梦,鼎鼎百年身。
看取无穷事,何如不配人。
侯翁虽龃龉,此话入情亲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胡婿晋远赴义乌丞

送子官何许,稽城十舍间。
清心向松竹,洗眠更湖山。
学问驹千里,功名豹一斑。
明年经郑驿,助我悦慈颜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怀马尊古赴江户掾

文献传家旧,功名发轫初。
荣华劝行色,珍重别吾庐。
老丑浑无赖,殷勤独未疏。
西来多雁字,数寄一行书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李文授知括苍

中兴尚有名臣子,江表能馀正始音。
拟赞经纶须老手,更分符竹此何心。
麒麟阁上风云旧,烟雨楼前山水深。
世事由来偶然耳,公馀端不废清吟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刘苏州诚之帅夔门

卧辙违吴会,开帆指蜀门。
江关自奇险,节制故雄尊。
一吐遐方气,勤宣圣主恩。
归来对宣室,献纳伫司存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刘苏州诚之帅夔门

了了八阵碛,巍巍三峡堂。
竹枝歌感慨,曲米醉淋浪。
今古英雄思,风流翰墨场。
公行秋水落,稳稳上瞿唐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陆华父归越

四海桐江陆使君,阿咸诗律更通神。
时无势力能推毂,独使文章老斩轮。
万卷诗书堪遗子,千岩风月未全贫。
青鞋布袜云门路,鸡黍容吾叩主人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明守黄子由尚书赴召

灯火笙歌别海壖,诏书归觐九重天。
已将清净安齐国,不使声名减颍川。
题品人才看赞赞,夫持皇极在平平。
文星旧与文昌亚,今贯三台更炳然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彭大老提舶泉南

先生学力定如山,应世无非意所安。
一语令人深味处,不言容易祗言难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彭大老提舶泉南

笑谈终日任天真,和气春风自袭人。
毕竟胸中无适莫,不妨一世总相亲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彭大老提舶泉南

人言西府厌编摩,归卧方山意若何。
出处无心亦无累,宁知世上有风波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彭大老提舶泉南

眼观荣辱等虚空,强著衣冠与世同。
长夏清风秋夜月,高怀应不忘山中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彭大老提舶泉南

天然廉素匪沽名,秋入沧浪彻底清。
蛮舶珍奇纵山积,归囊应此去时轻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彭大老提舶泉南

一时人物到如今,人望先生日已深。
愿以苍生置怀抱,勿因空谷有遐心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

送彭子复临海令满秩

君侯古循吏,及物如春家,
民间自宁一,堂上何从容。
平生眼中人,此尹未易逢。
吏道益可悲,非君吾孰从。
...

作者: 孙应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