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作者, 诗词名称或诗词中的一段

梅尧臣 的搜索结果

和司马学士上辛祀事出郊寄冯学士

侵晓度南薰,禁锺犹可闻。
春郊微有霰,上苑稍藏云。
斋馆人相望,官桥路已分。
宁同鸟乌乐,翔集自成群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

陆家兄弟苦西东,黄耳传书近已通。
共叹流年同转毂,各惊华发似飞蓬。
河冰夜合知霜劲,塞雾朝开见日红。
腊尽春来又相远,江南江北望归鸿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宋次道奠石昌言舍人

金羁白马晓朝天,嘒管行车暮已传。
上帝楼成何遽召,青霄路绝不应还。
飘阶陨叶声凄若,隔幕孤灯夜寂然。
来奠一觞空湛湛,却思平昔泪涟涟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

予从江南来,见子东浦榛。
问子何不治,子兄游洛濒。
子素乐文字,而复养慈亲。
去年始升朝,差差陪缙绅。
今也与吾肩,行立笑语频。
未经鬓发改,喜预班缀新。
思如曩时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宋中道元夕二首

结山当衢面九门,华灯满国月半昏。
春泥踏尽游人系。鸣跸下天歌吹喧。
深坊静曲走车辕,争前斗盛亡卑尊。
靓妆丽服何柔温,交观互视各吐吞。
磨肩一过难久存,眼尾获笑迷精魂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宋中道元夕二首

春风来解吹残雪,灯烛迎阳万户燃。
竟看繁星在平地,不妨明月满中天。
赭袍已向端门御,仙曲初闻法部传。
车马不闲通曙色,康庄时见拾珠钿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宋中道元夕十一韵

鼓声阗阗众戏屯,百仞太华临端门。
端门两廊多结彩,公卿士女争来奔。
接板连帘坐珠翠,帘疏不隔夭妍存。
车驾适从驰道入,灯如撒星天向昏。
赭衣已御凤楼上,露台宣看簇钿辕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岁除日

一年三万六千刻,玉漏唯余十二时。
去日苦多谁会惜,残阴全少颇能知。
已惊颜貌徐徐改,不奈乌蟾冉冉驰。
万国明朝贺新岁,东风依旧入春旗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·蚕槌

三月将扫蚕,蚕妾具其器。
丘植先{左扌右得去彳}括,辟室亦涂塈。
众材疏以成,多薄所得寄。
拾老归簇时,应无惭弃置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·蚕簇

冰蚕三眠休,作茧当具簇。
汉北取蓬蒿,江南藉茅竹。
蒿疏无郁浥,竹净亦森束。
竞畏风雨寒,露置未如屋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·蚕女

自从蚕蚁生,日日忧蚕冷。
草室常自温,云髻未暇整。
但采原上桑,不顾门前杏。
辛苦得丝多,输官官莫省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·桑筥

采采向桑郊,盈盈自持筥。
挂钩带月往,稚叶和烟贮。
一心恐蚕饥,搔首促俦侣。
到家倾嫩绿,刀凡为{左口右父}咀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二织室

常闻汉皇后,织室数来观。
宫女岂不勤,帝衮得以完。
亦将成纁黄,非用竞龙鸾。
意在奉宗庙,後人其可安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六桑钩

长钩扳桑枝,短钩挂桑笼。
南陌露气寒,东方日光动。
少妇首且笄,幼女角已{上髟下总}。
竞以采叶归,曾非事梳栊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三桑原

原上种良桑,桑下种茂麦。
雉雊麦秀时,蚕眠叶休摘。
空条漏日多,余椹更谁惜。
会待黄落来,酒垆烧斗石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二缲盎

朝渍一盎茧,缲就几绚丝。
丝成茧已尽,盎亦谁复持。
道上有堕甑,车傍有鸱夷。
二物且莫笑,顾藉各因时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三纺车

蚕月必纺绩,丝车方挑掷。
灯下络纬鸣,林端河汉白。
纤缕自有绪,虚轮运无迹。
腕手已为劳,谁经用刀尺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四龙梭

给给机上梭,往反如度日。
一经复一丝,成寸遂成匹。
虚腹脱两端,素手投未出。
陶家挂壁间,雷雨龙飞出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五织妇

织妇手不停,心与日月速。
常忧里胥来,不待鸡黍熟。
但言督县官,立要断机轴。
谁知公侯家,赐帛堆满屋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一蚕薄

河上纬萧人,女归又织苇。
相与为蚕曲,还殊作筠篚。
入用此何多,往售获能几。
愿丰天下衣,不叹贫服卉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四高几

桑柔不倚梯,摘桑赖高几。
每於得叶易,曾靡忧校披。
跻升类拾级,下上异缘蚁。
闲置草屋傍,鸣鸡或栖止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五科斧

科桑持野斧,乳湿新磨刃。
繁◇◇一去除,肥条更丰润。
鲁叶大如掌,吴蚕食若骏。
始时人谓戕,利倍今乃信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一茧馆

汉仪后亲蚕,采桑来茧馆。
云母饰车上,钩笼载车畔。
援条露已乾,受叶日将晏。
为言天下妇,兹事不可慢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八襏襫

上襏与下襫,青蓑苦能织。
晓披春雨来,晚晒阳坡侧。
蔽身常自足,冲湿曾为得。
任从野风吹,已敌寒蓬色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二扬扇

白扇非团扇,每来场圃见。
因风吹糠籺,编竹破筠箭。
任从高下手,不为暄寒变。
去粗而得精,持之莫言倦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九台笠

力田冒风雨,缉箨为台笠。
寒蓑相与用,阴野低迷入。
足屦固易濡,鬓葆何尝湿。
斯须未可去,赫日资乃急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六钱鎛

诗称庤钱鎛,南亩兴农作。
宁唯务芟薙,岂不在刈获。
收功向嘉谷,托用随芒屩。
太平兹所重,坐见销锋锷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七耰锄

芜秽或不治,良苗安得长。
薅来露未曦,荷去月初上。
侵烟湿鹅颈,近茇翻蚁壤。
生具自有余,何辞汗沾颡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三搂种

农人力已勤,要在布嘉种。
手持高斗柄,觜泻三犁垅。
月下叱黄犊,原边过废冢。
安知侠少年,玉食金羁拥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二水车

既如车轮转,又若川虹饮。
能移霖雨功,自致禾苗稔。
上倾成下流,损少以益甚。
汉阴抱瓮人,此理未可谂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耕牛

破领耕不休,何暇顾羸犊。
夜归喘明月,朝出穿深谷。
力虽穷田畴,肠未饱刍粟。
稼收风雪时,又向寒坡牧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三田漏

瓦罂贮溪流,滴作耘田漏。
不为阴晴惑,用识早暮候。
辛勤无侵星,简易在白昼。
同功以为准,一决不可又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四耘鼓

挂鼓大树枝,将以一耘耔。
逢逢达远近,汨汨来田里。
功既由此兴,饷亦从此始。
固殊调猿猴,欲取儿童喜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五牧笛

牧人乐下牧,背骑吹短笛。
声穿吴云低,韵入楚梅的。
谁嗟苦调急,自与幽意寂。
应同尧时民,歌将土壤击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一牛衣

覆牛畏严霜,爱之如爱子。
朔风吹栏牢,御冻赖苴枲。
恶薄将异鞯,贫栖乃同被。
重畜不忘劬,老农非可鄙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四樵斧

适从伐枯桑,莫悟刃已缺。
蚕工向欲迫,田事不可彻。
丁丁背谷声,役役持柯热。
积薪高於山,焉用先後别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五耒耜

古圣通物宜,揉斲资粒食。
稼穑尽民勤,垦耕穷地方。
推化本神农,维时思后稷。
我老欲归田,兹器已先识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一田庐

结庐野田中,其高足以觇。
坐卧劣自容,巢栖未尝厌。
但能风雨蔽,何惜茅蓬苫。
终当收刈毕,寂寞惭山店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昙颖师四明十题·丹山洞

山无凤皇飞,洞有仙人迹。
蝙蝠大如鸦,莓苔遍上屐。
自惭无道骨,安问缘云客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昙颖师四明十题·含珠林

山为骊龙蟠,谷作骊龙蟠。
珠树存其间,谁采明月来。
何须循海隅,笑蚌未成胎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昙颖师四明十题·龙隐潭

老龙恋潭窟,不雨亦不云。
吐涎出溪滑,吹腥隔林闻。
疾雷驱未去,鱼鳖竞纷纷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昙颖师四明十题·三层瀑

山头出飞瀑,落落鸣寒玉。
再落至山腰,三落至山足。
欲引煮春山,僧房架刳竹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昙颖师四明十题·狮子岩

岩形若狻猊,不能千里走。
岂无鸟兽群,当假风雷吼。
寄谢栖息人,想像真妄有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昙颖师四明十题·石笋峰

巨石如龙孙,耸耸烟雾里。
明明落溪口,纳纳喧滩齿。
何当助斋盂,菌蕃徒为美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昙颖师四明十题·雪窦山

重云不藏春,深窦常有雪。
晓月号松猿,晴壁挂海霓。
终恍无心人,区区佩环玦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昙颖师四明十题·偃盖亭

既将茅覆檐,复有松为盖。
五里入山时,憩此得寒籁。
曾无康乐游,但见云衲会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昙颖师四明十题·宴坐岩

心危身亦危,衽席尚颠坠。
如何岩石上,来坐自安意。
能谕死生间,无论寤与寐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昙颖师四明十题·云外庵

山僧好寂静,入云恨不深。
峰间一雨昏,林表孤灯沉。
往来有猿狖,呼啸自成音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挑菜

中圃本膏壤,始觉气候偏。
出土蓼甲红,近水芹芽鲜。
挑以宝环刀,登之馔玉筵。
僻远尚含冻,安占春阳前。
造物非有意,地势使之然。
...

作者: 梅尧臣

和通判太博鸡冠花十韵

神农记百卉,五色异甘酸。
乃有秋花实,全如鸡帻丹。
笼烟何耸耸,泫露更团团。
取譬可无意,得名殊足观。
逼真归造化,任巧即雕剜。
赤玉书留魏,丹砂句诵韩。
诚能因物...

作者: 梅尧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