丙辰十月见梅同感其韵再赋
霜枝秃秃瘦,孤英自中鲜。
出尘寒玉姿,熟视何清妍。
端如仁者心,洒落万物先。
浑无一点累,表里俱彻然。
...
作者:
陈淳
不赴十姊初度之席
吾姊今朝度诞辰,奈何贱弟亦同伦。
汝逢寿考荣双老,我感劬劳悼昔人。
赞祝欲陪千岁愿,追思难遏寸心真。
一懽一戚应殊分,只任天情不必均。
...
作者:
陈淳
存心
心藏隐奥最难知,出入无时不可羁。
须向动时牢把住,莫教失却便支离。
...
作者:
陈淳
答留粹中承奉求教之韵
玉质虽精更用礲,切磋磨琢趣无穷。
但於天理昭如视,何患私情众互攻。
明善诚身为要诀,博文约礼是深功。
从今日用培基处,敬道尤须彻始终。
...
作者:
陈淳
大浆岭
大浆陟降几千层,积雪朝来错去程。
溜石琼花新琢就,平田玉镜恰尘成。
不嫌冻气侵肌栗,最爱清姿照胆明。
聊把杖头敲击处,那忘疲苶旅中情。
...
作者:
陈淳
丁未十月见梅一点
清清一点玉,枯枝绝鲜鲜。
历历霜林奇,未省有此妍。
雅如哲君子,觉在群蒙先。
揭之几案上,使我心洒然。
...
作者:
陈淳
对葵
开阖随阳自晓昏,轻如绡轂净瑶琨。
淡黄相枕五重靓,浓紫深藏一窍浑。
熟视绝无妆点态,细看不见剪裁痕。
谁能会取个中意,与玩乾坤造化根。
...
作者:
陈淳
分水岭
宝贝山前去,琼瑶世界行。
蜡鞋穿瑟瑟,竹杖独铿铿。
冻色迫毛窍,寒光射眼睛。
酒亭何处认,速欲一壶倾。
...
作者:
陈淳
冯中郎庙
为问中郎昔抗忠,力箴颇牧不能庸。
如今疆场多尘扰,颇牧还能容不容。
...
作者:
陈淳
赴调归忧时题壁
上林一株木,其大千百围。
栽培自上古,婆娑荫八维。
云何岁月老,颓衰复颓衰。
守者勿灌溉,伐者交剥椎。
木根既不固,枝叶何所依。
心骨又有蠹,皮肤何能为。
安得善场...
作者:
陈淳
过江山遇雪
江山方进半程前,正值群游剪水仙。
满道盐花堆粲粲,飞空粉屑舞翩翩。
樊墙庐舍皆银饰,沟渎潢汙尽玉填。
却认青山埋不得,嶆峨气势直凌天。
...
作者:
陈淳
过武夷
武夷山下几回过,未暇於中赏一遭。
狮鹤诸仙知我意,故将青霭淡遮罗。
...
作者:
陈淳
和陈侍郎韵寄题林尉肯堂
肯堂题扁自名公,表里须教实一同。
门阅不夸车马大,家声端藉礼诗隆。
熟仁便足膏粱味,殉义能传清白风。
终始此生无忝处,精诚妙与古人通。
...
作者:
陈淳
和陈侍郎韵寄题林尉尚絅堂
中庸尚絅示诸儒,为己何心世毁誉。
只要美中存德本,无容饰外事文余。
鱼潜理趣真如灼,屋漏工夫的不虚。
珍重子思深属意,一言纲领此篇书。
...
作者:
陈淳
和丁大咏史君祷雨之韵
史君持志一恭谦,何间幽明与巨纤。
渴雨方将为旱闵,卧龙便不复泥潜。
连宵颇作霶沱注,阖郡均蒙优渥沾。
窃喜阳春端有脚,闾阎和气日须添。
...
作者:
陈淳
和丁祖舜二月阴寒之作
东皇涖事已告半,农村恰恰脂田车。
胡为玄冥尚偃蹇,暗弄威权未退斜。
陈{露各换今}最痴锁乌脚,阿香亦懒敲龙牙。
竟日欲雨竟不雨,号寒往往悲啼鸦。
原苗缩涩鲜生意,且悴且腐真可嗟...
作者:
陈淳
和丁祖舜绿笋之韵
哦风径游卫山峬,溢耳谣言如春敷。
猗猗青青发三叹,熟察其调未免粗。
当年载歌淇水澳,区区但取枝叶绿。
恶知中有至味存,爽人神思胜於玉。
料想厥种未为良,校之吾邦君视仆。
...
作者:
陈淳
和丁祖舜重修日涉园
重来日涉整前盟,欲与渊明细论朋。
向市闹中浑觉胜,可人幽处不妨仍。
岁寒依旧竹三迳,春意长新花数棚。
对景舂容无一事,好将气马款调乘。
...
作者:
陈淳
和林叔己咏福寿林塘韵谢杨守举状
漳台最尊第一峰,分支福寿飞双虹。
寿山左蟠气葱葱,福山右峙状窿窿。
中有洞壶出尘踪,景物簇聚造化功。
不减杜陵门城东,未数漆园旧崆峒。
高人卓荦关西公,神仙识趣清瀛蓬。
...
作者:
陈淳
和林叔己咏扬守福寿林塘之韵
史君幽趣钟灵台,胸中台画如天开。
居閒薄发林塘胜,根原福寿两山来。
石骨旁峙虎蹲踞,泉脉下绕龙瀊洄。
高低随巧结亭榭,收拾造化成锦堆。
绯黄紫绿献态度,纤洪浓淡敷条枚。
...
作者:
陈淳
和梅韵
不妨雪压与霜糊,友结松筠鄙橘奴。
特放孤标先暖觉,肯随众卉望寒逋。
疑将冰月为精爽,端借琼瑶琢体肤。
闯出一元生物意,从兹引领万容姝。
...
作者:
陈淳
贺傅寺丞喜雨二十六韵
去冬九旬已渴雨,那意今春渴尤苦。
自开正元越三月,生意全蛰不闯吐。
阳威烈烈炽盛夏,田野熬熬剧焦釜。
新秧既长且乾萎,播种无由可入土。
农民望雨若倒垂,类叹天命我无所。
...
作者:
陈淳
横逆自广三绝
汤文事小岂为迷,物我从来绝町畦。
胸次洞然天地阔,本无南北与东西。
...
作者:
陈淳
横逆自广三绝
乐天一说见轲书,岂是高谈强解渠。
牛马蚊虻无足校,不须芥蔕此襟裾。
...
作者:
陈淳
横逆自广三绝
仁人方寸万机空,片逆何能介此中。
视尔恰如风动竹,在予安有竹嫌风。
...
作者:
陈淳
湖斋对莲
平湖花叶乱相撑,恰对幽斋小榻清。
万绿浅深非作意,千红浓淡总无情。
好观物态群嘉萃,从识乾元一理生。
佔毕暇余时与玩,会予心处有谁评。
...
作者:
陈淳